都设有中正,这些人的能力又是关键,因此他们的文化和能力都会比一般官吏高上一截。

第三则是可以促进文化传播,打破出身和门第,就等于打破了世家垄断,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,愿意去读书,认为读书真的能够当官,为国家效力,为百姓谋福。

然而,这些都是陈群理想中的好处。

如果说所有的中正,都能有陈群这样的能力,那张明屁话都不会说,干就完事。

但事实上呢?

可能吗?

张明知道,可陈群,并不知道!

所以有些话书信中张明不会说,因为说也很难说清楚,不如当面来说。

要是书信里面就说了,搞得陈群直接不来了,岂不得不偿失?

因此张明提出九品中正制的弊病后,陈群陷入了沉思,他不是不知道,只是不愿意知道,没有人会去怀疑自己苦心创造的制度,更不要说还是陈群这样有能力的人。

但也正因为陈群有能力,有眼光,有远见,所以在张明提出后,认真思考了起来。

“唉……”

良久,陈群叹了口气,说道:“我仔细沉思了许久,有一点其实很关键,那便是中正的选择。”

“如果中正的人选出了问题,那么这九品中正制就会成为一纸空谈,不能为朝廷选拔人才还是其次,若成为有心人攫取权利的工具,那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!”

“因此,对于中正,也需要出台严苛的律法,加以限制!”

听了陈群的话,张明点了点头,又摇了摇头。

点头是因为陈群不愧是陈群,一语中的,直接说中了九品中正制的核心弊病,就是中正这个职位。

历史上,担任中正一职的人,基本都是朝廷二品大员,这样的人,基本都出自世家门阀。

所以说,在实际操作时,九品评议的权利,其实还是被世家门阀给完全把持了。

因此在中正评议品第的时候,才德的标准基本被废除,唯有家世一点越来越重要,甚至到最后,成为了唯一的标准。

最终,形成了“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势族”的局面。

九品中正制,也彻底变成了一种空谈。

至于摇头,则是因为陈群的解决方法,治标不治本。

章节目录